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赏析】他们的遗作

      作者: 日期:2010-10-09浏览:

      想起这个话题,还是在听到了切利比达克指挥的莫扎特《安魂曲》响起第一个音符的那一个瞬间。一样的切利式的慢,一样的让听者泪流满面的演绎。也许切利的风格指挥诸如贝多芬第七交响曲这种欢乐的乐曲并不适合,因为这种充满了禅意的慢会把“酒神的狂欢”给演绎成大爷大妈们夕阳般的舞蹈。但是当切利的慢遇到了例如巴赫的b小调弥撒或者莫扎特的《安魂曲》这种音乐,我想,即使是之前并没不是很了解这些作品的人也会跟着切利的指挥棒潸然泪下吧。


      莫扎特

      说道莫扎特的这部安魂曲,往往有评论说这是莫扎特为自己而作的安魂曲。当然了,事实上,这一部作品也的确成为了莫扎特自己的安魂曲。作为莫扎特的“遗作”,安魂曲只进行到“痛哭之日(Lacrimosa)”便终止了。也许上帝也为一个英才的逝去而痛苦不已吧。作为后人的我们,除了为如此天才的早逝感到可惜之外,却还对这样一部残缺的作品感到一丝惋惜。不止一次,我在想如果莫扎特把这部安魂曲写完,把这个救赎的过程完成,那么我们现在听到的肯定就是一部绝世的安魂曲了。当然,这并不是把苏斯迈尔的努力给否定掉,只是作为一个安魂曲的听众,不免有这种想法罢了。不过,正是由于这安魂曲是莫扎特的“遗作”,我们才能在这其中听到了莫扎特对自己的祈祷,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至高精神的追求吧。就像是维纳斯的雕像,如果将这个作品补完,那么那种残缺的美也会丢失的。这就是遗作的魅力,大概。


      柴可夫斯基

      说起遗作的话题,不免又想到了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和他的遗作。柴可夫斯基的遗作——第六交响曲“悲怆”也是他一生中最著名的几部作品之一。如果说从西方音乐的历史上找出一个能代表了悲怆的人物来,我想柴可夫斯基应该可以算是最贴切的了。音乐开始时大管吹奏出的低音仿佛是一个迟暮的老人对着天空对着大地诉说着自己漫长却孤独的一生。接着,音乐仿佛起风的湖面,泛起一阵阵涟漪。抑或是宁静而又寒冷的天空飞过了一只嘎嘎叫着的乌鸦。柴可夫斯基自己说,这部交响曲的构图归根结底是“生活”。那么我想这就是他自己一辈子的写照吧。柴的音乐历来给人感情丰富、曲调婉转的印象,正如他本人一样,也许外表看来就是一个俄罗斯落寞的文人,但是内心情感的细腻却让他显得更为孤独。他既能够写出如第一钢琴协奏曲那样慷慨激昂的音乐,也能够谱出如他的小提琴协奏曲那样优美如甜美爱情般的篇章。可是,就像是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反应作者的真实一样,柴在作品中的无论是慷慨激昂也好甜美爱情也好,在我看来和他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关系。现在有很多历史资料都表明柴可夫斯基是一个同性恋者。在十九世纪那个时代的俄罗斯,同性恋是不被人所接受的。柴可夫斯基一直将这件事隐藏在心底。在经历了悲剧的婚姻和许许多多的打击之后,这个即将逝去的人终于用一部“悲怆”描绘出了自己真正的生活。“悲怆”的第四乐章是寒冷的、阴郁的。仿佛一个安魂曲,但又不是安魂曲。因为在这里,你看不到救赎,看不到永恒,看不到安息。唯有坟墓,一座孤独的坟墓。没有献花的亲人,也没有路过此地停下来祭奠的陌生人,甚至连一个守墓者都没有,唯有孤独。柴可夫斯基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绝望了,失去了一切的他只有这“悲怆”,同他的绝望一起,成为遗作。


      马勒

      本来想在这里写一写肖邦和他的遗作——第十九号夜曲的。但是想一想,还是决定说一说马勒和他的第十交响曲。马勒的一生都是一个与世俗与社会进行斗争的斗士。作为一个出生在波希米亚的奥地利人,他是被排挤的少数群体;作为一个生活在欧洲的犹太人,他是被迫害的少数民族;作为一个信仰天主教的犹太人,他是不被接受的异教徒;作为一个与施特劳斯那种浮华音乐抗争的音乐家,他是一个逆潮流的异*议分子。他的音乐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感受。无论是第二交响曲“复活”中末乐章对于英雄复活的颂赞,还是第五交响曲首乐章的葬礼进行曲,甚至第六交响曲末乐章那三次对命运的锤击,还有第八交响曲“千人”的第二部分中浮士德最终获得的救赎,其都是马勒自身对于至高理想和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对世俗的唾弃。马勒是高傲的,他不屑于用神圣的音乐来表现肮脏的世界、表现丑恶的世人。他的音乐里只有自己以及自己所爱的人和自然。1911年,被心脏病折磨地几无人形的马勒开始写作他的第十交响曲,他是带着恐惧来写作这部作品的。因为贝多芬之后,没有一个音乐家可以跨过第九交响曲这个坎。而这个“第十”也许正是自己的“天鹅之歌”。马勒在第十交响曲的手稿上写满了充满着痛苦的词句和祈祷。“怜悯我吧,啊!上帝!你为何弃我不顾?愿您的旨意得以实现。”同时,他还受着不断怀疑妻子与别人有不正常感情的痛苦。于是,他在某乐章的提纲旁写道:“亲爱的阿尔玛,为你而活,为你而死……”可惜的是,马勒终究没有逃脱出贝多芬魔咒,只留下了第十交响曲的第一乐章“Adagio”便溘然长逝。这部第十交响曲也没有成为他的救赎之歌。

      每当看到作品的题目下面写着“遗作”两字,我便不禁感到一丝惋惜。为什么上帝不再给这些天才更多的时间,让他们把这部作品完成。然而,历史的过程中没有假设,这“遗作”二字带着无限的遗憾被后人无数次演奏出来。

      无奈,

      曲未终,人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