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活动
前言
初夏的清风拂过绿荫
蝉鸣未起
梦想与未来已悄然抽枝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
文化与传播系毕业生经验交流分享会
也如期而至
申研国外没头绪?
考公考研有疑虑?
今天,来自21级的学长学姐们
将分享出他们四年来的宝贵经验
助力学弟学妹们破浪前行
文传24级林大钧同学主持会议
01
“留学不是逃避,是用一年体验换一生视野”——黄依依
收到境外多所高校Offer的黄依依学姐
黄依依学姐主要申研的去向是英国、香港和新加坡,目前已经拿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传播学data方向、伦敦国王学院数字资产与媒体管理和伦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学的Offer。她先是系统地分析了向英、港、新申研的基本形势,并向学弟学妹们推荐了一些适合申研的高校。紧接着,黄依依学姐便通过介绍自己大学期间的申研历程,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她的宝贵经验和注意事项。
首先,成绩是王道。黄依依学姐在大学期间的平均成绩为92.42,获得过两次校级奖学金,优异的成绩是她成功申研的基石。黄依依学姐指出,若想申到一个比较满意的院校,平均成绩需要达到90分,甚至是92分;雅思成绩也是越高越好,建议刷到7分以上,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更大的机会脱颖而出。
第二,申研要趁早。黄依依学姐指出,就她提到的院校来说,尽早申研面临的竞争压力要远远小于晚申。尽早地争取申研的位置,成功的机会更大。
此外,写好文书是关键。黄依依学姐认为,境外的许多院校对文书的重视程度很高。生动而有吸引力的小论文会对申研者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她建议学弟学妹们要重视每一篇文书,并在平时注重训练自己的文字能力,这样才能在申研过程中表现得游刃有余。
最后,黄依依学姐指出,留学并不是逃避就业,它对丰富人生经历、汲取知识、开拓视野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02
“文书不是经历的简单堆砌,而是串接兴趣,展现你的独一无二”——张枕若
申研至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张枕若学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有效的“自荐书”。张枕若学姐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发掘自己的兴趣所在,并用文书将这些兴趣和相应的心得体会串接在一起,最终收获了申研的成功。
通过介绍自己学习生活和申研经历的阐述,张枕若学姐指出,假期实习很重要,这不仅仅能够丰富我们的履历,以达到一些院校的隐性门槛,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在实习过程中找到我们感兴趣的问题和方向。兴趣能帮助我们对于某个方向持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或独到的见解,而这些兴趣所在,都可以成为我们简历文书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笔。
所以,张枕若学姐建议学弟学妹们要注重在学习、实习和生活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珍视它们,发展它们,这会让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受益匪浅。
此外,张枕若学姐还提到,挫折和焦虑在申研的道路上是很常见的事情,希望大家能够正视挫折,在保有信心的基础上做到及时止损,不要被焦虑击垮,也不要“一条道跑到黑”。
最后,在申报研究生的具体问题上,张枕若学姐也为之前发言黄依依学姐做出了一些补充,指出要了解目标院校的背景,做到“知己知彼”,根据目标院校的具体情况进行更加合理的申研操作步骤。
03
“行测是速度与技巧的博弈,申论是知识与逻辑的沉淀”——陈睿洋
考公至区委宣传部的陈睿洋学长
考公上岸的陈睿洋学长主要从备考节奏、考试技巧和面试技巧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考公经验。
在备考阶段,陈睿洋学长强调,在刷题的同时,需要我们时刻注意着有关公务员考试的消息,以避免不必要的问题。
在笔试方面,陈睿洋学长为大家介绍了行测和申论的基本考题形式。强调申论不仅需要深厚的知识储备,也需要自身的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理解文章内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而行测的考试时间很紧张,需要我们掌握答题技巧,提高答题速度,加强对时间的把控能力。
陈睿洋学长认为,面试比笔试更加复杂,而在面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稳定的心态和充足的自信。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各种对实际情境的模拟,也能够让我们在其他竞争者带来的压力下站稳脚跟,占据优势。
04
“做时间的主人,无限进步”——陈学长
考公至政法单位的陈学长分别分享了他考公和考研的经验。
他在自己的经验分享中列出了自己规律的日常作息表。陈学长表示,他能够在考公和考研的道路上有所收获,和他科学规律的日常作息密不可分。在他的作息时间表上,陈学长留出了大量整理笔记的时间,并在睡前划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一天的总结和复盘。正所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陈学长正是在规律的作息和每天的学习与反思中不断进步,一份份笔记和思维导图,都是对他成功经历的最好的诠释。
关于整理笔记,陈学长建议大家分模块进行整理,构建知识树。先构建出大体的框架,再向里面完善具体内容。这样能够便于我们复习。
最后,陈学长还对行测考试进行了详细的时间分配,并对申论和面试环节进行了补充。
05
“择校如择偶,适合比光环更重要”——凌伟豪
考研至南京大学的凌伟豪学长
凌伟豪学长表示,南京大学作为全国社会科学的顶尖学府之一,一直是他的“梦中情校”。在找到合适的院校,合适的专业之后,凌伟豪学长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最终成功上岸,圆梦南大。他在分享了自己的考研经历后表示,考研择校,适合总是第一位的,包括符合兴趣与符合个人的实际状况。
紧接着,凌伟豪学长就“如何判断目标院校是否适合自己”这一问题做出了分析和经验介绍。首先是转专业的问题。凌伟豪学长指出,如果考研涉及到跨专业,那么一定要摸清楚目标院校在跨专业问题上是否有阻碍,分析这些阻碍会对我们造成多大的影响;此外要了解目标院校的招生比例,做到心中有数。
凌伟豪学长还谈到,目标院校招生信息的公开透明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建议学弟学妹们对该问题给予关注。
最后,凌伟豪学长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他考研的信息来源,分别为小红书、考研相关的微信公众号以及豆瓣。这些信息都会成为后来人的一大助力。
06
“正视选择,用于对选择的结果负责”——梁钰诚
考研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梁钰诚学长
“人的存在就是为了选择,并对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梁钰诚学长通过引用“存在理论”的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待考研的态度:成功,脚踏实地;失败,无怨无悔。
梁钰诚学长强调,考研过程中,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很重要,他指出,研究生考试需要每天输出大量的观点和文字,是个“体力活”,本就疲于备战的考生如果不做好准备,很可能会发挥失常。此外,各个院校官网的招生简章很重要,需要列出来仔细研究。
梁钰诚学长还就跨考这一问题,从跨学校、跨专业、跨地域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并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他复习英语、政治两门考研学科的经验。
最后,文化与传播系辅导员李翔宇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对六位进行经验分享的大四同学们表示感谢,并介绍了自己考研国关的经验,增进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并鼓励同学们认真学习学长学姐们的宝贵经验,更加从容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最后,李翔宇老师欢迎同学们就学习、生活等方面与他进行交流谈话,李老师也将会用自己宝贵的经验和满腔的热情,为每一位文传人保驾护航。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在学长学姐和各位老师的帮助下
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向着心中的目标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