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会议前言
2024年10月19号下午,国家安全学院文化与传播系在教室107举行校友见面会,欢迎各位校友回家并邀请各位校友发言。
岁月如歌情韵长,桃李满园竞芬芳
图丨会议现场照片
校友发言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校友孙尚武带领大家重温文化与传播系的变革历史,国际关系学院的文化与传播系的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国际新闻系和中文系,1996年两系合并成立管理系,2004年更名为文化与传播系。
他强调国际关系学院重视综合素质培养,国际关系学院培养交叉学科,不仅仅是单种语言教学,而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他认为当前俄乌战争,舆论战激烈的国际形势下,国际关系学院应该在这方面发力,“共续新时代中国故事,助华夏盛世扶摇直上”是他的殷切希望。
校友发言
“听君一言,受益匪浅”。校友戢二卫讲述了自己在国关求学以及毕业后走上电影制片的历程。他谈到,国关学子的综合素质普遍较强,国关一直具有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在国关求学经历和就读期间与同学的深厚情谊是他往后走上电影制片事业的一个基础。
同时,他讲述了自己参与制片的中美合拍电影《巨齿鲨》,阐述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如何在该片中体现。并由此探讨了中国文化传播、中国电影如何更好地面向海外受众等相关问题。
校友发言
“笔墨丹青,启迪深思”。校友张东梅给我们简要介绍了她的工作生涯,她认为新闻从业人员应该传播公正客观的信息。其指出西方媒体和大众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而中国视角大多与中国历史故事有关,因此她与爱人致力于用英文讲述中国故事扩大中国文化影响。
“中国故事立形象,命运共同创未来”是她的心声,亦是时代的心声,她号召在座的校友要塑造好中国形象,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用一己之力增强中国的话语权,让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得到公正的待遇和更多理解。
教师发言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高玉昆老师表示,人生就是创造回忆。他以情感饱满的话语,与大家共同回忆坡上村生活的岁月。
高老师以竹林七贤之一王戎“情之所钟”的典故引出对与会校友的感谢,并为全体校友送上生活、工作的美好祝福。
校友发言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校友隋岩带领大家回到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岁月,再现多名中文系和国际新闻系的老师和校友的故事,阐述国关校友的共同记忆,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让在座的各位仿佛回到了青春岁月中,重拾记忆里的美好。
教师发言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主任纪忠慧向大家介绍了文传系发展近况讲述了文传的前身、校友就业情况、学科建设、所获教研荣誉、人才培养、教研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与其他单位的合作机制的建立。
他强调,文化与传播系课程建设以中文、新闻和传播三大课程板块为支撑,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突出国家安全特色、着力推进理论创新三个方面来开展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依托我校国家安全学科平台资源优势,2022年4月,以文传系为基础成立国际关系学院战略传播研究中心,旨在深度探索中国特色传播体系与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内在联系以及其协同运作逻辑。
纪忠慧主任的讲话充分体现了文传系努力建设的成果,展现了文传系与时代同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发展路径。
校友发言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校友乔丹作为2000年毕业后新时代的代表,具有勇往直前的勇气,他讲述了自己毕业后在百度,搜狐,微软任职的工作经历,鼓励在座的各位要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同时表达了对学长学姐的敬意以及对学弟学妹未来的祝福。
教师发言
“情深意切,播桃种李”。2012级校友,国关本硕生刘博睿老师讲述了自己在博士毕业重回母校国际关系学院任教的经历,也表达了与国关同行的决心和加强学科建设的展望。
教师发言
随着钟厚涛副主任的结束语,本次国家安全学院文化与传播系校友见面会也缓缓落下了帷幕。在这金秋十月,我们共同见证了校友们的风采,聆听了他们的精彩发言,重温了那段属于我们的青春岁月。无论是重温文传系的变革历史,还是分享个人的求学与工作经历,每一位校友的话语都充满了深情与厚意,让我们深受感动与启发。
会议感想
此次校友见面会不仅是一次情感的交流,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校友们的发言让我们看到了文传系的发展与成就,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安全事业和文化传播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愿与母校携手共进,为文传系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