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北京奥运期间中国武术文化的宣传策略

      作者: 日期:2010-10-08浏览:

      摘要:以宣传学、文化学为基础,论述了北京奥运期间的中国武术宣传问题,提出了奥运会期间传播中国武术的策略,并认为是把握历史机遇、承接历史责任,更好地传播中国武术,弘扬民族文化,开创武术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宣传策略、武术文化

      一、奥运会为中国武术文化宣传和推广带来契机

      武术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伍绍组同志曾说过:“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武术应向世界推广,被世界人民掌握,成为与西方体育交相辉映的项目。”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产生、发展,自然地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兵法、美学、伦理、医学等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内容,形成了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合二为一的武学体系——武术文化。在民族文化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今天,弘扬武术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武术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手中接过奥林匹克大旗,北京奥运会进入实质准备阶段。因此北京奥运期间应定义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结束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这一时间段。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在万众瞩目与期待中,国际奥运会主席罗格宣布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举行“2008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至此,中国武术无缘2008年奥运会正式项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尽管“2008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只是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举办的一次武术比赛,但能够与奥运会同时、同地举办,在武术发展史上已经是武术与奥运会的最近距离接触了。2008北京奥运会为中国武术的宣传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东道主的多种优势,多层次、全方位地宣传武术,以促进世界各国对中国武术的了解,培养外国人对中国武术的亲近感,使他们感受到中国武术文化的魅力。因此,武术主管部门与武术界应抓住此难得的机遇,做好北京奥运期间的武术文化宣传工作,提高中国武术的知名度,扩大中国武术在世界的影响力,为武术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北京奥运期间武术文化的宣传策略

      武术文化推广需要宣传。宣传策略是通过控制表述以期影响受众行为的技巧,并对技巧加以选择和组合的方法。既然北京奥运会为武术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供了契机,结合中国武术的特点,巧妙地运用宣传技巧,多媒介,多层次,有重点地传播武术文化变得很有必要,应做到如下三点:

      • 以散打和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文化宣传的突破口

      中国武术内容丰富、体系庞大,门类繁多,有南拳北腿之分,外家内家之别,将近130个拳种,许多拳种还有不同的技术流派。门派林立,各派招式又独树一帜,任何一派都无法代表整个中华武学。如此庞大的文化实体在对外宣传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外国人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理解它的全部,因此只能选出一两种更能够代表中国武术文化特点的拳种或项目做重点宣传。

      更能够代表武术文化的拳种或项目应该是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国武术的特点和魅力,功能性较强,而且在世界上已有较高知名度。

      武术最初发展动力是对技击追求,因此技击性是武术最本质特性之一。散打的主要技术方法是“远踢、近打、贴身摔”,在技术与形式上完全能够反映出中国武术的技击特色――注重整体,心身合一,尚巧不尚力……,同时也符合中国文化特点。

      散打以它精妙的技击性在世界搏击界中已经打出较高的知名度,近年来,中国散打王争霸赛的举办更是在海内外引发了一场中国功夫热,美国职业拳击、韩国跆拳道、日本空手道和世界自由搏击的顶尖高手,纷纷挑战散打,但最终均向散打俯首称臣,甚至战胜了号称“五百年不败”的泰拳。

      与强调拳法的拳击和注重腿法的跆拳道相比较,散打的观赏性强是毋容置疑的,拳腿结合,进攻方式多样,特别是摔法作为散打的三大基本技法之一,令拳击、跆拳道、空手道、世界自由搏击和泰拳的顶尖高手难以招架。与拳法和腿法比较而言,摔法的击打效果更加明显,更能激发观众的热情,更具有观赏性。

      目前,中国武术中大多数拳种没有形成自己的一个技击技术的内部交流平台,各个流派和拳种之间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公平、合理的交流平台,很多拳种中的许多技法目的是使对手致残或致死,不宜于自身和与其它拳种的交流。而散打能够包容中国武术的各个流派和拳种,并且有统一的规则和护具,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运动员,降低受伤机率。

      因此,从体现中国武术的技击性,观赏性、知名度和易于交流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散打很适合作为武术文化宣传的突破口。在宣传散打时,应该注重表现出中国武术的技击特点,注重表现出它的技击性强和观赏性强的优势。另外,借鉴跆拳道表演宣传的成功经验,成立散打专门的表演宣传团队,以多种形式宣传散打的技击技巧,突出散打的观赏性与实用性。

      太极拳同样在世界上已有较高知名度,功能性较强,而且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太极拳的群众基础较好,在世界上已有较高的知名度。太极拳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在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家都有开展,其影响遍及五大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练习太极拳者已有上亿人。

      其次,太极拳有祛病强身、益寿延年的功效,充分体现中国武术的健身功能。

      体育项目的推广程度与其具有的功能性密不可分。太极拳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医学、导引术等理论和方法,使其产生了独特的强身健体的功效,是最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其它体育项目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选择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的突破口是因为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太极拳已有的群众基础很大程度上说明大众对其健身功能的认同。

      很多太极拳练习者是在强身健体的最初目的达到后,才深入了解太极拳的历史和拳理等深层次文化。因此,在太极拳宣传时,应少用符号与概念,避免大量抽象论述,尽可能多地宣扬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比如说,2002年5月至10月间,澳洲第7、9两家电视台每天有一个十五秒的巧克力广告,广告画面是一位澳洲建筑工人既喜欢练太极拳,又喜欢吃这个品牌的巧克力饼干。使强壮、太极拳、巧克力三个画面在观众脑海中融为一个健康概念。

      再次,太极拳的魅力使其超越国界和种族,成为全人类共享的财富。这不只源于太极拳的健身价值,更源于其背后的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内涵深厚又古老的中国哲学。太极拳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中国文化中的“太极”理念——“阴阳转化”,是中国人对宇宙万物的独特领悟。太极拳涉及了中国哲学、中国传统养生学、中国传统医学、中国传统美学等多学科的广袤深厚的领域,因此可以说太极拳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产物。

      从某种意义上说,太极拳的宣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因此,太极拳的宣传就必须融入大量的文化元素,通过太极拳的宣传向世界彰显和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历史,使太极拳成为外国人开启中国文化殿堂的一把钥匙。

      (二)、“创造”和“包装”符合时尚文化潮流的武术形象,运用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一一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广告等,制造名人效应,使武术时尚化。

      武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要想被现代人接受便要运用现代的宣传方法。宣传方法的改变意味着武术要从过去“口传身授”的人际传播向大规模群体传播改变,这就需要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从传播手段看,大众媒介可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前者俗称纸媒,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等,后者则包括广播,电视,网络,电影等。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在武术文化宣传中侧重点并不相同。

      中国武术文化运用印刷媒介传播的历史不长。直到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武术纸媒才迅猛发展起来,1984年诞生了我国第一份武术专业报纸一一由吉林日报社创办的《武术报》,武术专业杂志像《武林》、《中国武术》、《中华武术》、《少林武术》、《武魂》、《精武》、《武林》、《搏击》等在1985年前后相继创刊,国外也有不少这样的武术专业杂志。武术书籍一向都是很多出版社的畅销书,它们一般以传播武术动作技巧为主,辅之以历史文献、武侠小说、名人传记等。印刷媒介在宣传武术文化的过程中应更注重传播内容的专业性和知识性。

      电子媒介对武术文化的宣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武术文化的宣传主要表现在武术电影和武侠连续剧的繁荣发展。

      中国武术电影(俗称功夫片)在所有武术文化传播媒介中,最富魅力、最容易让全世界认同。电影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而且影片可重复播放,受众在看电影时,容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知不觉中接受电影所表现的事物。

      从1928年5月,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推出中国第一部武术电影《火烧红莲寺》轰动一时,获得巨大成功,到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风靡全国的《少林寺》,再到前几年的《精武门》和新世纪得大奖的《卧虎藏龙》,以及至今余音绕梁的《英雄》,这类与功夫联姻的电影,对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影对武术宣传的最大贡献在于电影创造了武术典型的银幕形象,同时也造就了真正有功夫的电影明星,从当年艺惊世界的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到当代走红好莱坞的,全国武术比赛五次冠军得主李连杰、再到自幼苦练武功的成龙,都让全世界对中国功夫刮目相看,而他们也有意无意的为中国武术做了宣传。

      武术电影应该使用有一定武术功底的演员出演,才能使武术画面更加清晰、真实和富有感染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影中的武打效果富有武术的真实性、艺术性和灵性。不能也不可能只运用特技来表现武打效果。

      我国的青少年有很多人是通过看《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等连续剧,一夜之间成为“武术迷”的。像韩剧以情感纠葛“侵占”中国市场一样,中国的电视剧则应该以武侠剧打头阵,来开辟国外市场。武侠连续剧要向世界市场进军,就必须注重打造精品。我们有许多武侠巨匠,为武术文化精品的创作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应针对国外市场,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背景,推出符合外国人口味的、时尚的武术影视作品。

      因此,无论是武术书籍的畅销还是武术电影与武侠连续剧的热播,都创造了鲜明的武术形象。书籍与银屏中的许多武术招式虽是虚构的,但这并不影响受众对故事中人物的喜爱,武术作为人物形象的外包装只是吸引受众的一个看点,但时尚的人物形象却深深影响了大众对武术的印象。这个过程是大众先接受一个典型形象,后接受这个形象的包装物,这也为武术文化的宣传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创造符合时尚潮流的武术形象,通过对形象的宣传提高大众对武术的认同。制造名人效应是这一方法的具体应运。曾经有一档名为“散打王”的节目,收视率很高。“散打王”代表了当时国内外最高的散打水平,通过商业化运作和“包装”,造就了如:“柳腿劈挂” ——柳海龙、“草原娇子”——宝力高、“百眉大侠”——苑玉宝等一批时尚的散打明星。可遗憾的是该赛事没有持续下来,因而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所造就明星的影响力也迅速低落。

      武术的形象不必仅局限于人物,也可由事物承担。由于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可赋予武术更加丰富的形象。在奥运会期间将举办“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奥运会”与“武术”两词第一次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虽然武术无缘奥运会正式项目,但应人为的构建了更加密切的联系,会使受众更加认同中国武术。例如:所有不同规格的武术比赛都可与迎奥运的主题相联系,运用奥运吉祥物“福娃”做一些武术造型投入市场,并颁发给运动员留念。总之,要制造氛围,拉近武术与奥运会的联系。

      (三)、运用大规模群体宣传。

      群体宣传是指在宣传方法的选择上贴近大众,以大众需要为出发点,宣传的最终效果是要影响全部群体。武术文化群体宣传的主要做法一是重视武术表演,二是完善武术教育体系。

      由于武术是以身体表现为特征的文化艺术,近距离的表演更具有感染力。要高度重视武术的另一主要的宣传方式——武术表演。我国每年都有数不清的武术团队应邀出国表演,他们在给外国观众提供视听觉享受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宣传中国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韩国跆拳道和日本空手道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表演传播。北京奥运会期间,安排各类场次的武术表演,穿插到开幕式和各类比赛间歇,让国际友人在观看奥运会体育赛事的同时观看到真正的中国武术,一定会加深他们对武术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武术表演还可以通过电视等媒体转播到世界各地,让人们把奥运会与武术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感觉到武术与奥运同在。

      武术文化群体宣传的另一做法是:完善武术教育体系。武校作为武术教育的一般群体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形式。可以说,全国任何一个中等以上的城市都设有武校。此类武校很适合对学员进行武术文化的扫盲工作,建立初步的武术基础。但多数武校是社会力量办学,由于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与后勤保障薄弱,不利于进一步培养未来武术文化推广的高级人才。

      当然,正规而又高级的武术教育群体,当属目前国内10多所体育高等学府所开设的武术专业了。然而,最好的武术文化群体传播方式,应该是积极开展大中小学的学校武术教育。在教育中,武术应定位为“国术”,不能只作为体育教学下属的一个环节。尚武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对武术教学要落实在尚武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早在民国四年(1915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就明文将“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民国七年(1918年)十月,全国中学校长会议决定,“请全国中学一律添习武术”。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我们至少可以用不同的武术套路来取代不同年级的广播体操,再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在体育健康课中选修散打或者其它武术拳种。如果到了这一步,我们还愁武术不被世界认同与接受么?

      三、总结

      中国武术应该分层次,分重点地宣传。当前要集中力量在散打与太极拳的世界推广上。改变武术形象,消除西方人对武术的神秘感,创造武术时尚形象依赖于鲜明的人物与事物。不同武术派别应尽快制定本派武术的统一标准,有利于武术的宣传和推广。

      武术的宣传、推广与普及是任何从事武术研究与实践人士义不容辞的责任。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中国武术借奥运之风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武术是中国的国粹,应该向全世界展示,为全世界所共有。

      参考文献:

      [1]刘军、刘同为.武术文化的思考[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 2001(3):32.

      [2]郭玉成.武术传播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90.

      [3]赵启正.民族的振兴需要文化的振兴[M].文汇报,2006-3-14.

      [4]张昆.国家形象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61.

      [5]候介华.21世纪武术发展的展望[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1(3):91.

      [6]周之华等.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J].体育文史,2000(2):43.·3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注:本文于2007年7月获第三届全国体育新闻传播学术会议一等奖。马巍,文传05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