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教师风采

      教师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风采 > 正文

      王睿路

      作者: 日期:2023-08-16浏览:
      分享:


      王睿路

       

      新闻学博士,讲师,国际关系学院战略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教育背景

       

      山东大学翻译学院翻译专业文学学士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国际新闻传播)专业文学硕士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国际传播)专业文学博士

       

      研究方向

       

      国际新闻与国际传播、政治传播与战略传播、网络舆情与国际舆情

       

      学术论文

       

      1.国际技术规则构建中的国家话语权力博弈:内涵、机制与路径[J].社会科学战线,2022.10

      2.新闻传播学领域“一带一路”研究的知识图谱[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

      3.国际规则构建中的大国话语权力博弈:历史困扰和现实冲突[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

      4.制度性话语权视角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J].对外传播2021.03

      5.改革开放40周年议题国际舆情分析[J].中国出版2019.12

      6.“一带一路”传播研究的局限与突破[J].中国出版2018.22

      7.资讯类短视频的“标配”与前景[J].新闻与写作2017.5

       

      科研项目

       

      主持全球治理语境下中国制度性话语权构建研究(国际关系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主持国家能力视角下战略传播体系建构研究[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科学术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对外传播战略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新时代背景下对外传播观念变革(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科研项目)。

      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中俄媒体交流、战略传播与全球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的构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参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共产党形象全球传播与认同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参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参与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研究(中央高校科研专项资助、中国人民大学重大项目)。

      参与习近平对外战略思想与中国国际规则话语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项目)。

      参与新全球化语境下“一带一路”沿线受众的中国文化认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科研项目)。

      参与海淀区融合媒体发展现状、困境及出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科研项目)。

      参与城市管理宣传和舆论引导研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建设报社横向课题)。

       

      译著

       

      次译:刘小燕《政治传播中的政府与公众间距离研究》(2019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

      次译: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国际传播概论、国际新闻编译、政府传播与网络舆情、传播效果与测量、视听传播实务

      研究生课程:数字化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国际传播研究